低應變檢測除了清理較好的樁頭、正確安置傳感器、恰當的錘擊、明顯的樁尖反射等條件外, 在樁基檢測中,針對橋梁工程樁基檢測,還應考慮到:
(1)橋梁鉆孔灌注樁樁徑較大,一般在0.8-1.2m之間,有的樁徑達1.5m以上。針對較大直徑樁基,應沿2/3樁徑處均勻布置4-5個測點??疾焱桓鶚痘煌瑴y點采集信號是否相同;同一工地不同樁基。
(2)對于采用護筒或圍堰施工的樁基,應考慮外部護筒及圍堰直徑比設計樁徑偏大,引起樁頭擴徑的虛假信號。
(3)清除樁頭時,有的單位采用沖擊鉆設備或重夯方法,容易引起樁頭部分發生損壞,存在“暗傷”,應力波傳播至此會引起波的反射,導致錯誤結論。因此,清除樁頭時,最好采用沖擊振動較小的設備,或手工錘鑿樁頭。
(4)縮徑(截面積A減?。┖突炷临|量降低(彈性模量E降低)表現的信號較相似,應結合工程地質鉆探資料,考慮地層中是否存在軟塑土體。并根據灌注混凝土原始記錄,計算混凝土的灌人量V以及混凝土灌入時上升的高度H二者之比,得出實際灌注混凝土樁徑D,與設計樁徑進行比較,以區別信號反映是縮徑還是混凝土質量降低, 不能一概而論為某一種原因所致。
相信,隨著樁基檢測理論和實踐的不斷發展,建立樁土在動力作用下的力學機理及相關理論會越來越成熟,同時發展先進的測量技術和對測試信號的正確解釋,樁基動測技術在工程中的應用,將會更加科學與廣泛。因而,此話題今后還需要廣大檢測部門在具體的實踐與工作中,不斷積累經驗和繼續探索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