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前小導管注漿要求
(1)為改良工作面前方地層,保證開挖工作面的穩定, 小導管每榀設置并注漿,小導管長 2m。
(2)打設范圍:起拱線以上 120°范圍。
(3)小導管注漿材料:水泥—水玻璃雙液漿,注漿壓 力控制在 0.3 ~ 0.5MPa,注漿量、配比根據現場試驗確定, 注漿擴散半徑 0.25m。
(4)掌子面注漿要求 當遇到較差地層(如粉細砂層)或較長時間的停工或 工序轉換時,為保證工作面穩定,應及時噴射混凝土封閉工 作面。當噴射混凝土封閉掌子面仍未保證土體穩定時,可采 用掌子面超前小導管注漿加固地層措施。
在上臺階(扣除核 心土)范圍進行注漿,縱向按照 3m 循環段(搭接 1m), 采用 φ32×3.25 導管,注漿間距為 600×600mm,梅花 型布置,最外圈的超前小導管距離初襯內輪廓 200mm, 注漿漿液可采用改性水玻璃漿液,掌子面注漿壓力控制在 0.3 ~ 0.5MPa。
水泥—水玻璃雙漿液注漿試驗
(1)小導管打設 在區間正線掌子面上臺階(扣除核心土)進行注漿試 驗,每循環使用一個配合比進行注漿??v向按照 3m 循 環 段( 搭 接 1m), 采 用 φ32×3.25 導 管, 注 漿 間 距 600mm×600mm,相鄰導管相互錯開。小導管長 3m,在 鋼管的前端做成 300mm 長的圓錐狀,距另一端的 500mm 范 圍 不 開 孔, 剩 余 部 分 每 隔 200mm 布 設 φ8 得 溢 漿 孔 (圖 4)。使用帶沖擊錘的風鉆將小導管頂入土層。小導 管安設后必須對工作面進行噴射混凝土封閉。噴射厚度為 100mm。
(2)1:1 水泥漿 +35Bé 水玻璃 使用此配合比漿液注漿,注漿開始 5 秒鐘后注漿管口與 小導管接口處馬上沖開,在重新安設注漿管的時候,漿液已 經膠凝。經分析是漿液濃度太大,擴散效果不佳。此種配合 比在較密實砂層地帶不適宜采用。
(3)1.5:1 水泥漿 +30Bé 水玻璃 將水泥水玻璃漿液濃度調整后,注漿正常進行,漿液最 后從掌子面處滲出。漿液初凝時間為 43 分鐘。
注漿后一小時二十分后進行開挖,砂層穩定,小導管周邊砂體固結無流沙及坍塌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