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波透射法是基樁檢測的一種常用方法,其判定樁身缺陷的主要方法有“概率法” 和“斜率法” 。如果用“概率法” 判斷樁身缺陷,必須保證橋梁聲測管平行,因為超聲聲時的變化不僅受混凝土質量的影響,還與橋梁聲測管間距有關,因而,一旦橋梁聲測管發生扭曲,樁身內部的橋梁聲測管間距與樁頂不一致,就容易造成誤判。若橋梁聲測管外彎,則計算管距比真實管距小,致使實測聲速值比實際值小,有可能導致實測聲速值比臨界聲速值小的位置因聲速異常被判為缺陷;若橋梁聲測管內彎,則計算管距比真實管距大,致使實測聲速值比實際值大,可能導致缺陷因實測聲速值比臨界聲速值大而不能發現。 “斜率法” 主要是依據相鄰測點間的聲速及聲時等參數的斜率變化來判斷樁身的異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因橋梁聲測管偏移而造成的誤判,但橋梁聲測管偏移量不同時,同一性質缺陷的判據值不一致,無法對缺陷進行定量判斷。而在施工過程中,經常出現一些橋梁聲測管布置不平行的情況,使得無法準確地判定樁基檢測結果,這就需要對橋梁聲測管管距偏移進行修正,然后再對樁基進行質量判別。
1、實測管距修正方法由于混凝土聲速相對穩定,所以聲時—深度的變化主要是由橋梁聲測管管距變化及樁身缺陷所引起的,而橋梁聲測管本身具有一定剛度,即使發生扭曲,在大多數情況下也仍然能夠保持光滑連續,在相鄰測點的測距是漸變的,即管距變化引起的聲時變化是連續漸變的,而缺陷引起的聲時變化是突變的,所以在缺陷的數據數量相對較少時,可以把聲時—深度曲線看作是管距—深度曲線的一種近似曲線。
2 新修正方法的檢驗為了驗證新修正方法的準確性,事先設定一個橋梁聲測管扭曲的管距變化情況,繪制成管距—深度曲線,并按固定聲速(4. 2 km/ s)編制一組該情況下的理想超聲檢測數據,在高程4 m, 9 m處分別設置缺陷,繪制成聲時—深度曲線。然后分別按上述兩種方法對聲時—深度曲線進行擬合,得到修正的管距—深度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