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隧洞塌陷的初始階段,各部門人員在經過現場調查之 后覺得塌方體的體積并不大,決定封閉隧道的掌子面,在塌 陷區域填充混凝土,直到塌方出現冒頂現象后,施工方才認 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依據冒頂狀況制定新的處理方案。
一、地表排水措施
沿著塌陷坑的外部6m區域設立0.6m×0.6m M7.5 漿砌片石截水溝,隨后用黏土填充進塌陷坑地表的縫隙,將表面清理整齊,架設鋼架并敷設石棉瓦以阻止外部雨水進入 塌陷區域。
二、加固措施
為了阻止該塌陷段落的支護裝置被連環掉落的石 頭壓壞,施工方計劃對這些裝置做好補強:拱架之間 K15+760~K15+780遭到各種滾落的碎石壓塌掩埋,因此, 支護地段需要及時進行補強。補強的方式如下:首先,在 拱架之間,朝拱架內側噴射混凝土,然后在此基礎上進一 步搭建工字鋼拱架,拱架搭建完成后,設置縱向鋼筋將拱 架兩側進行連接,連接的方式為雙面焊接,之后,在拱架 兩側15cm的位置噴射混凝土,混凝土噴射厚度約為25cm。 除此之外,在施工過程中,需要在錨桿部位搭建注漿小導管,導管的環向間距為0.8m,以此進一步夯實拱體,避免 再次出現塌陷事故。
三、塌方體處理
1、處理方案
建設混凝土封堵墻,將整個墻體面積進行有效夯實, 夯實面需要保持光滑平整,封堵墻建設完成后,繼續噴射混凝土,并且向內部注漿,注漿采用小導管形式,漿體為 水泥漿,以防止整個坡面出現坍塌情況,另一方面,設置 大管棚,大管棚的設置面積為20mΦ108m×6mm大管棚, 大管棚主要設置2排,其中一排的仰角度為15°,另外一 排的大棚仰度為30°,管棚之間的相隔距離設置為36cm, 且每排設置的管道安排36根管,在處理過程中,需要持續 的向內部管道注漿,同時,在注漿時,要保證管壁的完整 性,控制管道破裂的情況出現。
2、大管棚制作
在本工程大管棚制作的過程中,主要采用的材料是一 無縫鋼管進行制作,管棚的長度是2m、4m、6m,在安裝 時 ,需要按照實際情況的不同,做好每個斷面接頭數量 的控制,且在安裝階段中,需要使用梅花型布置的方法進 行。對于鋼筋籠內側來說,需要使用鋼管進行支撐,鋼管 的長度需要控制在4cm左右,另外,在分布時需要按照中心 對稱的方式進行分布,制作鋼筋籠居中位置時,使用的材 料需要以Φ12鋼筋制作,同時,在進行鋼筋中心部位制作 時,需要做好鋼管與鋼管中心的質量控制,減少不一致的 情況出現。
3、大管棚施工
當前,塌方地段地質條件較為惡劣,如果在塌方地段 開挖管棚,可能存在嚴重的安全風險,因此,在大管棚安 裝之前,需要做好工字鋼拱架的安裝,在安裝時需要使用 支護管進行拱架焊接,當焊接的條件滿足工程需要后,在 進行鋼筋網焊接下到工藝,然后在進行錨桿的設置,最后 進行混凝土噴射,保證管棚的質量能夠達到設計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