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隧道工程中,某些隧道或隧道中的某些地段的地質情況較差,圍巖較為破碎、裂隙十分發育且富含各種軟弱夾層,再加上地下水豐富,這一系列的問題給隧道施工帶來了較大的困難,處理不慎就極易形成塌方。
超前注漿小導管施工設備及參數
1) 注漿設備。采用 ZYB-D( A) 液壓注漿泵,電控系統主要由 主回路、電機控制回路、換向控制回路等組成。其主要技術參數見表 1。
2) 注漿參數。
a. 水灰比采用 1∶ 1 單液水泥漿;
b. 注漿壓力現 場多穩定在 1 MPa 左右,現場注漿過程記錄也基本反映了圍巖較 破碎的地質情況;
c. 注漿前先進行了現場試驗,確定了上述注漿參 數;
d. 考慮到掌子面施工安全,在上一循環開挖后馬上對掌子面實 行了砂漿噴護,確保后續小導管施工、支護施工等的安全性。
3) 隧道超前注漿小導管設計參數。
a. 超前小導管采用 φ42 mm,壁厚 3.5 mm 熱軋無縫鋼管,鋼管前端呈尖錐狀,尾部焊上φ6 加勁箍,管壁四周鉆 8 mm 壓漿孔,但尾部有 1 m 不設注 漿孔作為止漿段。承壓端焊上鋼箍,注漿孔沿孔壁呈梅花形布置;
b. 鋼管長度 3.5 m,鋼管中心間距為 20 cm ~ 30 cm;
c. 鋼管沿 隧道開挖輪廓線上部布置,具體詳見圖 2,縱向近水平方向外插設 置,外插角 30°和 60°;
d. 縱向小導管沿水平方向進行搭接,搭接長 度不小于 120 cm。
超前注漿小導管的施工工藝
1) 小導管安裝: 按照設計要求制作小導管,現場確定孔位并 進行鉆孔施工,鉆孔完成并進行檢查后即可開始小導管的安裝;
2) 注漿施工: 小導管安裝完成后,進行堵孔,堵孔后先進行壓水試 驗,通過壓水試驗來尋找并擴充漿液的通路,進而確保漿液能夠 注入需加固的松散體。壓水試驗后,把配置好的漿液加入注漿機,由下至上的順序進行注漿施工,如遇串漿或跑漿則隔孔灌壓。 注漿快結束時一般采用終壓和注漿量雙控制,單根管壓力達到終 壓標準( 注漿量不少于 80% ) 或注漿量達到設計注漿量無漏漿現 象。注漿時,對每根小導管應有序地一次注漿到位,否則每根管 的注漿液互相干擾,易形成堵管,影響注漿效果;
3) 注漿后檢查: 注漿完成后,必須待漿液達到固結時間后,方可進行下一循環的 開挖施工,在開挖過程中注意檢查漿液滲透和上部破碎圍巖的固 結情況。
采用超前注漿小導管的支護方式,通過注 漿先對圍巖進行加固,提高圍巖的整體性,同時由于小導管管徑 大,布置同樣數量的小導管比錨桿更容易防止施工期間小的“掉 塊”問題,可以有效的控制施工期間的安全。